漯河:多措并举助力秋收
今年漯河市秋粮面积195.15万亩,其中玉米143.59万亩,大豆45.33万亩,红薯5.61万亩,杂粮0.62万亩。目前,全市秋作物陆续成熟,即将开始大面积收获,持续降雨对秋作物收获产生不利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全力备战“三秋”生产,将不良天
今年漯河市秋粮面积195.15万亩,其中玉米143.59万亩,大豆45.33万亩,红薯5.61万亩,杂粮0.62万亩。目前,全市秋作物陆续成熟,即将开始大面积收获,持续降雨对秋作物收获产生不利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全力备战“三秋”生产,将不良天
近日,黄石阳新县张湾村的廖大爷家中网络出现故障,电视无法正常播放。由于平时白天在外务工,只有午休时间短暂在家,他便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黄石联通。了解到廖大爷的实际困难后,阳新公众营服中心的智慧家庭工程师李明主动调整排班,特意安排在中午上门维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移风易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单王乡张湾村非物质遗产大鼓书传承人张传海先生,以传统大鼓说唱形式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
在高寨村和张湾村等主要种植区域,连片的麦田犹如金色的海洋。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机所到之处,小麦成排倒下,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金灿灿的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装满了一辆辆运粮车,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
当诗歌的殿堂向田野与街巷敞开,会激荡出怎样的回响?近日,由诗刊社与湖南省作协共同举办的首届“新大众诗会”在湘潭举行,外卖员的行囊、田间地头的乡音、焊工飞溅的弧光、煤矿工人洗不掉的尘灰,与文学大家们的深邃思想在此交汇。在这多元的声部中,景淑贞——一个来自方城县四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张湾村有一处向日葵花卉基地,向日葵长势非常喜人。“基地有一片花田,向日葵长有一人高,工人正在忙着收割。随着6月毕业季的到来,向日葵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积极向上的寓意成为花卉市场的‘宠儿’”,‘一举夺魁’的美好寓意,也为广大考生送上最温暖的祝福。
“老少爷们儿,我们要抓着鸭河口水库放水的良机,协调好上下游用水关系,渠灌井灌一齐上,昼夜轮班倒,集中精力浇地种秋,为夺取秋季粮食丰收奠定基础……”。6月5日一大早,方城县博望镇张湾村的大喇叭里便传出了村支部书记李冰动员群众奋起抗旱保秋的声音。